English
  • 邮箱帐号
  •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电影评论
功夫电影如何延续生命力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4日

  功夫动作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7月18日至22日,第四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在山西大同举办,《红海行动》《战狼2》《绣春刀Ⅱ》等电影分获各项荣誉。该电影周由成龙发起,包含开幕式、电影展映、电影论坛、闭幕式等一系列活动,引发了业内专家对功夫片的研讨与交流。

  为办电影周成龙也曾四处求人

  开幕式上,成龙阐述了多年坚持举办该电影周的理由,“动作电影人多数都是幕后英雄,行业对他们的关注和认可远不够。我办电影周就是想把幕后的电影人推到台前,让大家重视他们,尊敬他们。我希望可以通过电影周影响更多人成为‘英雄’,这是我们每一个动作电影人的梦想。”

  电影周已经举办到了第四届,是否达到成龙的目标了呢?成龙表示,他的目标很大,希望可以做到像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一样,让观众瞩目。“实际上挺困难的,一开始是四处求人、求电影来电影周,很多人都不了解,以为电影周是为成龙站台,我一个个地解释,我不参与什么东西,只是为动作电影人做点事情,现在邀请起来就方便不少。”成龙说,目前离他的预期效果差太远了,还需要慢慢起步,也需要给这个活动成长空间。“如果一年不如一年,我就不办了。”

  功夫电影打破中西文化隔阂

  1990年代以后,中国年度票房冠军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是功夫动作电影。在北美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十部电影中,8部都是功夫动作电影;在整个北美,外国影片票房榜前十位中,有三部是中国的功夫动作电影,其中还不包括成龙和好莱坞合拍的电影。尽管这几年,功夫动作电影的海外传播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来讲,功夫动作电影为中国电影市场,也为中国电影向世界传播做了很多贡献。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把动作电影的发展,归纳为家国正义、国之认同、江湖世界、孤独英雄四个阶段,他坦言成龙的动作电影在多个方面都做了尝试和探索。

  40年间,成龙除了给观众带来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外,其中华文化品牌以及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形成与发展。尹鸿表示,对中国人来说,人人心里都有一个功夫梦、武侠梦,这一点正体现了中国人在复杂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种自我释放和想象。“是李小龙、成龙等华语电影人,把‘中国功夫’这个词语普及到了世界各个国家。”

  专家指出,成龙凭借一身中国功夫打破了中西文化之间的隔阂。“他凭借独特的表演风格找到了中西文化的平衡语境,对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

  《中国银幕》总编陈航表示:“喜剧相对于悲剧来说,其实是一种更容易打通不同民族文化的语言,成龙通过动作喜剧创造了一系列平民英雄形象,让西方观众通过功夫看到了中国普通人的精神面貌。”

  成龙则谦虚地表示,“不要研讨我,我不好意思,我很简单,只知道做一个电影人该做的事情。”早年间在香港出道,随后又去海外打拼,成龙深深体会过中国人曾经受到的轻视,因此他更迫切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整个行业。

  当下需要反思演员的培养机制

  近些年,华语功夫片面临发展困境,包括成龙本人也难以幸免。如何延续功夫电影的生命力?

  《中国电影报道》总编宋子文认为,功夫片之所以总是面临争议,其中一个原因是其文化地位不高,尽管功夫片多年来是电影市场的支柱,但从影评界到舆论界对其都是看低的。不过他认为,功夫电影对中国电影艺术繁荣和行业的发展、推动作用一直在产生。

  尹鸿认为,功夫电影要深入思考如何与现代人的价值观和情感相匹配,如何寻求类型叙事的新突破,以及武侠动作和场景如何做到电影化。

  成龙则提到当下的明星偶像机制对功夫片的拍摄所带来的困扰。成龙说,“现在大明星来现场摆个架子就完了,那些飞过来甩过去的镜头都不是自己演,他们有各种替身,什么手替、脚替、肩膀替,都是动作演员在幕后做的。”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梁明认为,应反思动作演员的培养机制,“可以建立一个特殊的培养机制,专门针对年轻的武术演员进行培养,让中国的功夫电影延续下去。”

  高科技在推动电影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功夫片同质化的问题,距离成龙电影中的个性化功夫渐行渐远。《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认为,中国功夫电影要想走向世界,还是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功夫电影有强大基因优势,同时与中国的道家、儒家思想水乳交融,对世界观众都有天然的独特吸引力。”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