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箱帐号
  •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片方评论
《古田会议》:诗意的表达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31日

  古田会议召开前后的中国历史非常复杂。共产党内部存在着关于到底是走城市武装暴动道路还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争论。面对国民党的军事围剿,红军既要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又要思考军队建设与人民解放之间的关系。这些复杂的因素又与领导人之间的各种争论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背景下,影视创作对历史如何剪裁,才能在今人的视角下梳理并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

  近日首映的由谭晓明编导的电影《古田会议》在戏剧性的框架结构之下,有效地处理了纷繁庞杂的历史材料,把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代的历史表述结合起来,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情感表达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尝试,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创新突破做出了贡献。

  《古田会议》虽以红四军摆脱国民党军事围剿为线索,但故事内容并没有局限在军事一隅。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每一个人因角度差异、经验差异对这些困难存在不同的看法。但谁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大局上面来驾驭整个局面,是中国革命最后能够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关键。随着时间流逝,当我们和历史拉开距离,能够用更宽广理性的历史胸怀来看待过往的时候,我们看到,正是那些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解决争议、发现问题、克服困难、纠正错误的过程,才是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历程。《古田会议》有效地把这一过程表现了出来。创作者通过许多具体细节展现领导层的各种讨论探索、领导和下级官兵之间的关系,并以严酷的战争作为背景,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军队内部建设如果没有搞好、军队和党之间的正确关系如果不建立起来,我们的革命是不会取得最终胜利的道理。这种情节的铺陈使历史讲述更加丰富生动,使影片的视野开阔起来,具有一定的历史纵深感。

  该片对领袖人物的描写方式也有所创新。以往一些影视作品对于领袖形象的塑造存在教条化、概念化的问题。他们往往只片面地讲述领袖的革命历程和丰功伟绩,而忽略了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使人物形象高远而不可亲近,很难贴近观众的心灵。很多创作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更多地展现领袖的夫妻情、父母情,从亲近关系的描写中体现领袖家国情怀之外的日常情感。《古田会议》不仅从一些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和人际关系出发,塑造毛泽东的立体形象,还另辟蹊径地渲染了毛泽东的“诗人气质”,即用一种建立在毛泽东诗词意境之上的具有诗情画意的电影场景来表现人物的心绪,让观众看到创作者的独具匠心。

  传达主流的价值观念,是电影创作的文化责任。但是从艺术规律的角度来讲,过于直白的表述不见得是好事,如何把观点隐含在结构和情节内容之中,就成为影视创作必须解决的问题。总体而言,《古田会议》的创作者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长中重点突出地把党指挥枪的这个核心问题以及这个主题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于剧情讲述之中,在充满诗意的意境之下,不着痕迹、润物无声地传达主流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处理好了文化责任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导演站在今天的角度,对党和个人的关系、对下级和上级的关系、对地方和军队的关系、对阶级关系的认识问题阐释了自己的思考,为主流价值的当下表达提供了一些可供思考的启示。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